粤剧大师兄,古老而神秘的西秦戏

雄浑激昂的西秦戏西秦戏源远流长其艺术内涵博大精深,饮誉粵海。几百年来留下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具有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获得世人的赞誉和青睐。西秦戏起源于明未的西秦腔,至今已有四百五十余的文化历史,它从大西北流传到广东海陆丰,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浙形成了游离于本腔、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一个剧种。西秦戏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武戏更为个中精髓,其唱腔、念白沿用中州音韵,曲调则分为正线、西皮、二簧、小调四类。在历届广东省艺术节中,除了被称为当代西秦戏振兴之作的的《留取丹心照汗青》外,还有吕维平从中出演姬昌的《凤鸣岐山》,二者皆可堪称为当代西秦戏的经典之作。西秦戏的传承历史:西秦戏源自秦腔,即琴腔、甘肃腔。西秦戏传人海陆丰,说法有二:一说明代万历年间,陕西陇右(今甘肃天水)有位刘天虞(与同代戏剧家汤显祖是攀友),到广州做官,带3个西秦腔班子,经过江西流人粤东、闽南、台北一带,后来在海陆丰扎根,并与海陆丰民间艺术和语言结合,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自立门户,形成现在的西秦戏。著名人物“第一老生”:唱戏三十多年的吕维平老师,当年因西秦戏《赵氏孤儿》中一个挥舞马鞭的动作而“入坑”,这一爱就是至今三十多年。机缘巧合之下,他师从了当年《赵氏孤儿》中挥舞马鞭的罗振标老师。罗振标老师是建国初期西秦戏的“角儿”,其独一无二站公仔架的特技,可以纹丝不动金鸡独立15分钟,仅凭眼神表达内心。吕维平还曾拜唐托老师为师,唐托老师也是建国初期西秦戏的“角儿”,虽不识字却能牢记数百出戏以及其中大大小小各个角色的表演特点。吕维平的绝技“转椅功”则是师承唐托老师。在二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言传身教之下,热爱西秦戏的吕维平终于成为了当代西秦戏的接班人。第十一届广东省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第九届鲁迅文学艺术奖等等奖项是对吕维平老师三十多年来付出的肯定与嘉奖。西秦戏特点和代表作品:西秦戏表演风格粗犷豪放,雄浑激昂,长于武戏,其武打技巧取法南派武功。西秦戏脚色分“打面行”、“打头行”、“网辫行”、“旗军行”几种,“打面行”包括红面、乌面、丑等;“打头行”包括正旦、花旦、蓝衫、婆脚等;“网辫行”包括老生、文生、武生、公末等;“旗军行”包括乌军、红军等。西秦戏传统剧目有一千多个,其中较有影响的包括《龚克己》、《三官堂》、《宝珠串》、《贩马记》等“四大弓马戏”,《打李凤》、《棋盘会》等“三十六本头戏”,《斩郑恩》等“七十二提纲戏”等,《回窑》、《葛嫩娘》、《秦香莲》、《赵氏孤儿》、《游西湖》等剧目也深受观众欢迎。西秦戏中留存着古老剧种西秦腔的艺术因子,是清代地方戏曲声腔传播流变的活证物,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海丰县西秦戏登记在册的剧团仅一个,从艺人员五十多人,传统剧目和富有传统特色的打头、打击乐、曲牌、道具等已濒临消亡,演艺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极为严重,抢救、保护工作迫在眉睫。西秦戏·唱念做打皆朴拙,最动人处悲声老,传承永流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pinzhan.com/jwwsm/jwwsm/174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