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粤剧进校园番禺区这所仅有217名

将戏曲的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步“五法”与儿童舞台剧艺术融为一体,在儿童舞台剧轻松、活泼、时尚的基础上,展现了戏曲传统文化浓厚的艺术底蕴,时尚而不失古韵。这是番禺区石碁镇文边小学在6月23日开展“非遗”粤剧进校园展示的折子戏《小哪吒》所体现的艺术特色。

记者观摩了该折子戏的表演,文边小学戏曲团的小演员在演绎粤剧折子戏《小哪吒》用了倒踢紫金冠、平转、大跳等高难度技巧,整套表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将小哪吒的天真烂漫、不畏强权、敢于牺牲的精神品质展示无遗。记者获悉,文边小学戏曲社团创立于年1月19日,是番禺区第八个少儿戏曲社团基地。社团宗旨是“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小学生内涵,丰富校园生活”。社团活动采用“请进来”的有效方式,结合校外资源,通过校内外联动机制,将中华戏曲传统文化带入校园,将传统艺术送到学生身边;在“双减”减下来的时间里,为学生打开一扇新的兴趣大门。

该校聘请了从事粤剧传统文化工作30年的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詹巨昌为戏曲社团的粤剧导师。詹巨昌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被喻为“南国红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是广府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珠三角洲广府民系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自从该校戏曲社团开办以来,学生能够近距离地感受戏曲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折子戏《小哪吒》把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经典的哪吒故事进行提炼,结合孩子的视角和观点演绎出崭新的粤剧作品,将粤剧与儿童剧创新形式巧妙结合,把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呈现粤剧表演艺术魅力。

文边小学校长王耀华告诉记者,仅有名学生的该校在全面落实“双减”背景下,大力推动粤剧非遗文化传承。通过此类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学生、教师和家长的一致认可。该校戏曲社团的粤剧折子戏《八大锤》、《小哪吒》还分别荣获年番禺区“粤剧进校园”青少年戏曲大赛粤剧表演类一等奖、年番禺区“粤剧进校园”少年戏曲大赛戏剧类二等奖等。今后,该校将继续探索引进社会力量,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开展“粤剧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了解地方戏曲、喜爱地方戏曲的同时,留住和传承非遗文化的根脉。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潘伟璘阮汉标通讯员江碧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pinzhan.com/jwwjg/jwwjg/179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