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聊猫和狗

生物的启示2

趣聊猫和狗

各位老师,大家好!这里是曾宝俊格致教育工作坊,欢迎大家的到来。今天我和大家聊聊猫和狗。

现在城市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人口的减少。你看,中国当前开放了二胎,在发达城市的出生率通常都是偏低的,最典型的是新加坡。它的出生率是持续的下降,这种下降甚至达到了种族灭绝的节奏,因为它的出生率低于1。保持人口稳定的生育率是2.1,这是国际上面的通用的一个标准。在法国,政府花了很大的代价,各种激励的措施,让大家多生孩子,鼓励大家多生孩子,结果法国人的出生率还只有1.98。其中大多数是属于外来的人,比如:像阿拉伯人,黑人,他们贡献了主要的出生率,所以有人说城市化是特效的避孕药。因为城市里人口的出生率在下降,但城市里小狗的出生率却在增加。

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物种,它对人类形成了一种叫逆向驯化的功能。本来是人在驯化狗,但是狗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驯化了人,使得人越来越离不开狗,而且把大量的资源都耗费在狗的身上。在全球,稍微中型体型的哺乳动物身上,狗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物种。因为目前为止,世界上狗的数量几乎是趋向于爆炸的状态,唯一可以跟狗相比的一个物种叫做小麦。小麦本来只是两河流域的一种野草,但是经过人类的驯化,它能够稳定地给人类提供粮食,人类就不停地种,不停地种,所以这个物种就全世界全球传播,现在地球表面积很大一部分陆地都被小麦占据了。《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说,表面上小麦是在为人类服务,实际上,换个思路,是人类在服务小麦。

狗也是这样,现在狗的品种实在是太多啦,从体型巨大的藏獒到迷你的吉娃娃,狗的品种有一千多种,而且数量巨大。能够让它这样繁衍下去的还是依靠于人。狗是怎么跟人合作的?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科学家研究发现,狗的祖先是狼,狼呢,现在野生动物里也有,可是现在野生动物里的狼,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狼只吃肉,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野生的狼已经没有了,它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到了冬天,食物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狼还不能冬眠,因为人也不冬眠,所以人和狼一直是处于对立的状态,他们要在冬天去抢夺食物。可是,狗却不是这样,狗是一个处于弱势地位的狼,狗不跟人抢食物,大家都知道,狗最喜欢吃的食物是骨头,人是不吃骨头的。那么比如一头怀孕的狼,它们如果发现有一头鹿被狼打了,它们是吃不着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是处于弱势,在弱肉强食的群体当中,弱小的狼基本上是吃不饱的,最终就是处于被饿死的状态。如果狼跟人合作的话,那么它们就可以吃人不吃的骨头。狼的牙齿非常尖利,它能把骨头咬穿,吃骨头里的骨髓。而且狼的天性非常地警觉,这些弱狼们可以追踪人的足迹,因此它们可以悄悄地趴在人类的宿营地外面,等着人类吃完肉以后把骨头扔出来。那么这些离开狼群的弱狼,在跟人的洞穴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的话,它们就在狼和人之间找到了中间的一片生存地盘。由于长年啃骨头,使得这些离群索居的狼已经对骨头形成了一种基因层面的迷恋。这也是为什么狗爱啃骨头的原因,另外狗如果吃不饱,还吃一样东西,那就是人的排泄物。这些狼为了不跟人形成竞争,避免生态位的重叠,它们就要吃那些人不吃的东西。用管理学的话说,那就是要找一个“蓝海”,狼在长期的过程当中就逐渐学会了吃人屎。一方面满足了狼的食物需求,没有与人形成竞争;另一方面还替人打扫了卫生。还不仅如此,它还主动跟人合作,它与人主动合作后对人有贡献,于是就形成某种利益交换。

第一个,它为人类提供安全。比如它游荡在人住所周围,当出现了对人有威胁性的动物或者有什么异常的情形的时候,它就汪汪叫,会报警,提醒人类有危险。人类一看,哎!这一物种挺好,它可以给我提供一个安全的辅助功能。

第二个辅助功能是当人跟狼或者跟其它动物去争夺猎物的时候,这时候弱狼,就是狗了,作为人受力的一个辅助性的角色,利用它们的嗅觉去追踪小动物。兔子在几个小时之前从这个地方经过的话,它一闻就能闻出来,并且能把人带到兔子窝那去。它们还讨好人,人打猎的时候它把食物给叼回来而且它不吃。

由于这类狼长期在黑暗当中,它要做个守望者,所以它们的视觉就发生了变化,它在晚上看不见颜色,它需要捕捉的信息是关于这个东西的形状和动态,所以狗在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变得只能看见黑白两种颜色,所以在狗的眼睛里面只是一个黑白世界。

那么狗为什么这么好呢?狗在被人类驯化过程中经历了一种人为的选择。那些像狼又像狗的动物生下来一窝小动物之后,人类会把一些性格暴力的摔死,把那些对人比较温和的,比较温顺的,比较忠诚的但是对猎物比较凶猛的那个小狼就是小狗留下来,经过三十几代的筛选,它的性状相对固化了,因此现代的狗就具备了忠诚、敏捷等很多好的品质。虽然我们有点看不起狗,而我们更加崇尚狼的那种精神.但是狼和狗的数量相比的话,你会看到,现在随着人类的地盘越来越大,狼已经变成了一种濒危的动物了。狼虽然凶悍,经常抱团作战,但是没用啊。电影拍那个《狼图腾》的时候都找不到更多的狼,据说总共只有七匹狼,现在还有个商业品牌的叫做“七匹狼”。所以狼族的那个画面是不太好看的,但是相反,狗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呀。有人统计过,美国人每年的狗粮消耗量可以养活整个非洲的难民。实际上从这个角度来说,狗就是一种非常成功的物种啊,因为他选择了独特的生态位,因为它找到了“蓝海”市场,而且能够跟强势的物种形成战略联盟,这种“蓝海”加上战略联盟使得这个物种到了无往而不胜的地步。所以,当现在人类人口在大城市下降的时候,而且人类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狗的数量的膨胀速度。你看,狗的生存策略是不是非常成功。

说完了狗,我们接下来说说猫,外面小区里面的院子里,经常时不时地出现几只猫,有时候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就想,猫为什么会显得那么神秘和高冷?跟狗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不一样呢?现在很多人养猫,已经基本上养成了猫奴了,很少有人听说有狗奴的,因为狗的特性它就是忠诚啊。我小的时候,经常看到邻居家很困难,他们的狗也非常忠诚,主人自己吃不饱,没有东西给它吃,所以狗养的很瘦很瘦的,可是它就是坚守在那个贫困的家门口。可是猫不同,可以在整个村子里面穿过来跨过去的,甚至到别的村子里去,谁家有吃的它就到谁家去,时不时你就会发现你们家来了一只不速之客的猫。所以北京人说,猫是奸臣,狗是忠臣。我们可能一般人都会有这个印象,狗的驯化是最早的,有人说是一万八千多年。实际上狗是在四万年前就被驯化了。其实四万多年前、一万多年前、两万多年前这些数据都不重要,我们所知道的是,人类在还没有文明的时候狗就跟人在一块儿了。所以埃及人很自豪地说他们有七千年的文明,我们中国人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不管我们的文明有多久,跟狗相比的话,狗在人类文明来临之前它已经是人类的伙伴了。这大概可以想到一个场景,在那个时候地球上人口很少,一个个小小的部落稀稀拉拉遍布在地球上,狗一旦跟哪一个部落形成了协同关系,它切换主人的机会是很低的,因为下一个部落可能在几十公里之外,而且那个部落里面可能也有狗,那是别的狗的地盘。所以狗一旦跟谁形成了战略联盟它就不大可能会跳槽,在那个时候,也许会有那种不太忠诚的狗,但是这种狗只有一个结果——可能被饿死。所以那种狼不狼狗不狗的动物它是不可能存在。只有坚守在一个小小部落里面的狗它才可能活下去。它的基因才可能得到保留。所以狗不嫌家贫这样一种忠诚的特点实际上已经成为狗的基因。而猫则相反,猫的驯化要比狗晚得多,人驯化的这些动物当中,猫和马都是比较晚的。猫可能比马还要更晚,猫和狗的驯化几乎是隔着一个时代,狗在人类还处于游猎时代的时候已经被驯化了,而猫是人类进入到农业时代时候才被驯化。人类什么时候进入农业时代的呢?世界上最早的谷物产生于两河流域,也就是在今天的伊拉克这一带。很快这种谷物,也就是小麦,它就沿着同纬度向东传,传到了一个并不是太远的地方,这个地方就叫做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这个地方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因为它地处于地中海的东南角,地中海的气候的特点就是降雨量很少,气候很干燥,有一定的降雨,但是降雨的时间很短。所以这个地方空气非常干燥,尤其是地中海的沿岸,基本上都是沙漠。而尼罗河三角洲作为一个农业基地,相对于整个地中海的南岸来说,也就是在非洲北非这个地方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了,因为它跟周围的东西不搭界,就莫名其妙地出现了这么一个产粮区。为什么在紧邻沙漠的地方会出现一个这么大的一个产粮区呢?因为非洲中部的充沛的降雨加上尼罗河带过来的肥料,也就是说火山灰借助于尼罗河每年定期都送到这个地方来。现在在农业这个领域当中有一个词叫做“水、土、肥一体化”,就是把肥料融进水里,灌溉的时候同时在施肥。这是一种非常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

可是在很古老的时候,尼罗河就实现了水土肥一体化,尼罗河的河水当中有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又是天然的肥料,所以每年尼罗河泛滥的时候,一方面带来了水,同时也给这个地方施了肥,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它每年都要来施肥。所以这块地方非常的肥沃,肥沃的地方撒下种子就能长出来。所以尼罗河三角洲这个地方就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也是最大的一个产粮基地。于此同时,就出现了一种东西,叫做粮仓。当大量的粮仓在埃及出现的时候,另外一种动物也出现了。有粮仓就会有老鼠,这个老鼠一找到粮仓,基本上相当于找到了天堂。当老鼠找到天堂的时候,另外一种动物也找到了天堂,那就是猫。当然,在那个时候,它还只是野猫。但是由于在粮仓周围出现了大量的老鼠,也就同时聚集了大量的野猫,这时候野猫跟人类就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

当狗被驯化的时代,这个世界上面人烟稀少。当狗投靠人类的时候,它真的是豁出去了,因为狗在狼那边它吃不到食。在人这边也只能很可怜地啃骨头,吃人类的排泄物。所以狗的食物一直是处于非常匮乏的状态。可是猫不同,猫从一出现开始,它就脚踏两只船,因为猫在跟人类接触的时候,它就开始吃田鼠,田鼠在田野里面到处都有。猫跟随着老鼠的脚步,跟人类进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的时候,它不像狗那样面临着巨大的粮食的这种匮乏,面临着这样一种挑战。所以它跟人接触的时候就总是保持着一种游离状态。游离状态就是跟人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一个关系。它没有必要去依附于哪一个人,或者哪几家人或哪几个人,它就在田野或者村庄的粮仓之间自由地走动,这也就形成了它那种高冷的、神秘的、落落寡合的品格,偶尔跟人亲近一下,常常远行,这就是它的一种状态。因此这一点它跟狗就很不一样,没有忠诚这种基因狗就没办法活下来。但是它没有必要有忠诚这个基因,它也没有必要形成那种死心塌地的行为方式,猫能活下来,是因为它跟人的关系生来就是若即若离的,这就是回答了为什么猫和狗的差别会有这么大。

好了,今天我就讲到这里,明天我们继续来聊聊猫和狗,明天我们要聊的是猫型教师和狗型教师。当然,我们在这里不是说骂老师是狗,而是狗的类型的那种教师。

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自我迭代!再见!

讲座时间:年06月1日

文字编辑:邵静静、周甜、陆新丽、闵晓丽、韦利

录音整理:魏敏菲

今日推送:姚寿昌

赞赏

长按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opinzhan.com/jwwjg/110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